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李永峰
 
生活于太行山深处的刘慈欣,疏于与外界交流,所以让人倍感陌生。但他的作品所展示的厚重、宏大,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深切关怀,却令无数的读者震撼。
 
在文革中,随父亲一起从北京下放到山西的刘慈欣,和同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在青少年时期深受俄罗斯文学熏陶,喜欢列夫•托尔斯泰,但真正影响了他人生轨迹的却是读小学的时候从父亲箱底翻出的一本繁体版《地心游记》,儒勒•凡尔纳的这本经典科幻作品把他带入了一个迷人而好玩的世界。
 
大学毕业后,刘慈欣成为山西娘子关火力发电厂的计算机工程师,理工科的教育背景和专业训练,让他迷恋科学的魅力,并且相信未来更加美好。而他所工作与生活的地方,面对着连绵的太行山,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与热闹,为了排遣生活的无聊,二十多年来,不断读书、思考与写作,也许正是这种简单、安稳和城市保持距离的生活,得以让他能够以超然的视角,俯瞰人类的历史和文明。以下是刘慈欣接受亚洲周刊专访的内容:
 
科幻与其他类型小说相比,对于现实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科幻用一些很独特的视角来看现实,比如,它从整个宇宙的角度回望地球世界,把人类的社会现实放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去考察和表现;它采用多世界的方式尽可能多地设想所有可能的未来,它对未来的预测基于科学但不拘泥于此。这些角度都是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有评论家说:科幻文学可能是唯一一种现实的文学。
 
您的写作过程中,一些外在的限制有没有影响您的表达?比如出版审查。
 
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出版审查比对影视的要宽松许多,但出版审查肯定是对写作有影响的,比如《三体》的第一部,完稿时正值文革三十周年,国内媒体一片噤声。由于小说中的文革描写,《三体》原计划出版的单行本改成杂志连载以避开审查,后来出版单行本时,也是考虑到审查因素,把处于开头的文革内容移到了后面。尽管如此,就科幻文学而言,出版审查并没有带来致命的影响,而只是对创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至少对大多数作者是这样。对我来说,对用科幻表现或隐喻现实不感兴趣,科幻的题材很广阔,不会有窒息的感觉。但应该承认,对于某些特定的作家,特别是那些关注现实并试图用科幻的方式表现现实问题的作家,比如韩松,出版审查的影响很大,甚至从根本上限制了他们的创作,使他们主要的作品难以发表。
 
另外一些外在的限制主要是非职业写作的环境,现在国内科幻作者大多处于业余写作状态,本职工作都很忙,业余写短中篇尚可,写长篇就十分艰辛,而现在的科幻市场规模也养不起一个专业的科幻作家群。
 
说到外在限制还有很有趣的现象:在国内,科幻在大多数人眼中都与儿童文学相联系,而处于职场中的业余作者并不想让人有幼稚和不成熟的感觉,所以对自己的科幻作者身份一般都是很低调的,也不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
 
现在中国的很多现实,都被人当成是科幻,您怎么看?
 
中国的现实确实很科幻,或者说有些事情很荒诞。以文化大革命为例,与文革中真实发生过的那些事情相比,《一九八四》的想象力太贫乏了。那些事情之离奇之怪异,如果不是真实发生而是被某位作家写进一部反乌托邦科幻小说,读者肯定认为会想象过头不真实。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和信仰体系已经解体,新的还没有建立起来,加上IT时代提供的信息浪潮,种种社会现象就更加表现出科幻般的离奇和怪诞。但如前面所说,我自己写的这种科幻并不把表现现实做为任务,现实只是做为一个想象力起飞的平台,对平台本身我并不感兴趣,我总是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从现实启程,但最后超越现实和阶段性的政治,表现一种从宇宙角度看回来的更整体更终极的东西。这是从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英国科幻作家,着有《2001太空漫游》等)那里学来的。
 
您的小说中用了大量的弦理论、量子论等等,您如何追踪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我与科学界没有来往,也几乎不认识科学家(给过我宝贵帮助的李剑龙博士例外,在此深表谢意),对于前沿科学的最新信息只能从一般媒体上获得。不过对于写科幻来说这也够了,好的科幻小说不一定要用最新的知识,科幻小说中所涉及的应该尽可能是在大众中比较普及的知识,这样小说才具有可读性。即使最古典最普及的初中物理知识,比如牛顿力学,都可能衍生出极其精采有创意和很前卫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小档案
 
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祖籍河南,生于北京,现居山西阳泉。中国电力投资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被粉丝昵称为大刘,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其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代表作有《三体》系列三部、《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等。自 1999年以来,九度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2015年8月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的第一部英文版,获得美国星云奖长篇小说奖。
 
 
原文刊于《亚洲周刊》二十五卷二十九期 (2011-07-24)
话题:



0

推荐

李永峰

李永峰

4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书蠹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