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李永峰
 
天津港化工仓库爆炸的惨剧,除了带来一百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之外,也让外界开始重新审视化工围城的天津经济。在中国经济整体下滑之际,北方多个区域经济爆发严重危机,东北黑龙江的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华北唐山曹妃甸数千亿投资最后沦为鬼城、山西则是GDP断裂式下滑从去年9.5%降到今年一季度的5.5%。作为环渤海经济引擎的天津,近年来滨海新区大跃进,数字虽然华丽,最后却遭遇了目前这样的环境和经济双重灾难。
 
在外界争议中国经济是否硬着陆之际,北方多个重型工业和能源基地,衰退的趋势已经可以确定,这一点在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更为明显。今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我在东北工作过,算是半个东北人,讲话也就不客气了: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啊!」习近平也两度过问东北问题。媒体对东北经济的总结是两个字:「塌陷」。
 
东北三省的具体数据是这样的,2015年上半年,辽宁、黑龙江、吉林分列全国经济增速倒数第一、第三和第四。昔日的「辽老大」仅2.6%垫底。而在1949年中共建国后,东北三省因为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石资源,以及庞大的重工业基础,成为中国最核心的工业中心,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尽管东北目前的数据已经令人「揪心」,但这还不是最值得「揪心」的。因为这些数据依然可能注满水分。李克强任职辽宁期间,为了避开下级官员弄虚作假的数据,而发明了著名的「李克强指数」,以「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的结合来审核经济发展。目前东北经济再用「李克强指数」进行查证,会发现2014年的数据,已与官方公布的数字不相吻合。学者张木生,在今年1月初调研东三省经济之后撰文《中国经济有断崖式崩塌危险!》,发现「比如用电,就是增加了1.6%,运输是连续11个月下降」,「东北的经济已经出现了完全造假经济。GDP完全是负的。」那么真实的GDP是多少呢?恐怕没人知道。
 
东北的「塌陷」自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既有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东北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资源禀赋优越,自然方面固然有众多限制,但优势也明显,可以取长补短。所以,东北衰退,首要原因还在人的因素。制度塑造之下,保守的文化是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而东北的经济制度,目前来说关键还在于国有经济占主导,计划性太强。以此导致当地文化中崇拜官员,崇拜权力的氛围盛行,商业文明的洗礼不够。而国营经济中,央企经济又比重太大。
 
拯救东北经济需破除央企神话
 
过去十几年来,中央历次振兴东北,所采取的方式依旧是计划经济式的,推动央企继续在东北进行投资。最近一年来,「东北振兴央企辽宁行」、 「央企走进吉林」、「黑龙江—央企对话会」等活动,被视为重振东北经济的关键动作。其实,对于东北三省来说,发展民营经济的增量,比做央企经济的存量改制更重要。
 
央企占黑龙江省工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据吉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宋冬林介绍,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当中,央企占到95%」;辽宁因为沿海,相对来说国有经济总体规模在东北三省中所占比重最小,但辽宁省的振兴也依赖于央企的投资。
 
东北一些大型城市,本身就是建立在央企厂区基础之上,比如大庆、鞍山、本溪等,所以本地发展与企业经营状况高度相关。目前虽然企业与地方政府在「三供一业」(供水、供电、供热及物业)上进行分离,但企业还是继续在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承担很多社会责任。所以企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市民生活。
 
在五十年代,东北进行计划经济规划之初,很多城市按照不同的禀赋,在功能上进行了区分。所以,黑龙江的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因为有煤炭,变成了煤城,在经济上也只发展煤炭而不做其他方向的补充;齐齐哈尔,是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中国一重)的总部所在地,尽管当地不可能消费那些重型机械,但就因为中央有此计划,所以那里成了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吉林省会城市长春,则是汽车之都,中国一汽的总部所在地。东北还有钢城、油城等等。
 
计划经济时代,中央将全国经济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每个地区只是系统的一部分,然后进行功能划分。东北的定位是原材料和重工业基地,因此东北只负责提供木材、粮食、铁矿石、原油、煤炭、重型机械、军工等,然后从东北之外输入这里所需要的轻工业和家电机械产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市场经济起来,东北之外的地区,不再按照中央计划行事,而是从市场更匹配的地区购买原材料和重工业产品。因此,东北在某些领域优势不再。
 
东北是中国所有区域中,计划性最强的地区。所以,在东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变得也最为艰难。这跟历史上东北市场经济本身不发达有关,也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特意在临近苏联的地区建造核心经济带的设想有关,因为当初认为这里最安全。现在,东北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保留的苏联式计划经济模式最完整的地区。
 
东北企业很少,民营企业更少,国企,甚至只是央企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每当中央开始重视东北经济,提起「振兴」口号时,所能依赖的依旧还是以央企为主的国营经济。而央企之所以愿意响应中央号召到东北投资,也是将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而不是纯粹从市场角度所考虑。央企本身作为中国计划经济的一块残余,对东北的投资也是中央计划性的一部分,所以,央企对东北输血越多,东北本身的计划经济特征也就越顽固。
 
最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依赖的是市场的力量。东部沿海、珠三角地区强势崛起,不是靠央企输血,而是靠本地民营经济试错演进。因此东北需要做民营经济的增量发展。东北石油大学教授赵俊平接受《亚洲财经》采访时说:「国企经济还是体制内循环,运行过程中,把市场交易的部分变为企业内部交易,所以缺乏活力。激发社会活力,只靠国企和地方政府不行,要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才行。东部沿海和南方为什么经济发达?是老百姓经济发达。」
 
但是鉴于东北国企有庞大的社会责任,东北国企改制所遇阻力可能比其他地区更大,曾出现过著名的通钢事件。但目前由于国企效益普遍不好,吸引力有限,既得利益集团有所分化,或许会成为东北国企改革的契机。而改革之外,更重要的是开放。
 
人才流失是未来的最大挑战
 
开放无过于是对外开放和对民资开放。这方面,又受到东北旧有体制所造成的保守氛围制约。因为没有足够的商业文明洗礼,当地政府对外招商引资,想的是雁过拔毛、关门打狗,因此外地资本对东北望而生畏,加上本地居民崇拜权力,官僚思想浓厚,造成营商环境困难。
 
这两者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东北精英普遍外流,在东北办事必须要靠关系,人际问题复杂,一切以领导的意见为重。没有公平公正的环境,所以高中生普遍追求到外地读大学,而大学毕业生则不愿返回东北。从东北北端的黑龙江牡丹江,到南端的大连,普遍如此。
 
张月是黑龙江牡丹江市人,自从上大学以后,她的同学很少有人愿意回黑龙江。即使有同学在哈尔滨读大学,也不愿意留在当地。她说要在当地办事,必须有人有关系。自己的角色只能是关系套关系的人际网络中的一个点,如果不在这些人际网络中,就算有能力也只能出局。在重重包围的人际网络中,则又变得没有了独立人格。
 
薛昊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毕业于当地最好的高校吉林大学,但是大学毕业之后,他还是与同学一起离开吉林,前往北京。不过北漂的日子也不好过,漂了三年之后,回到长春。现在他在本地的一家IT公司工作。作为既有本地经验,又有北京经验的人,他说在北京做项目和在长春做项目,一个最大的差距是,在长春只有一个客户,那就是政府。政府要推行某项电子化办公的事务,考虑找某家IT公司具体承办,所谓的招标不够是走过场,往往是先订好哪家来承办,然后由这一家公司的人自己按照自己的优势来撰写标书。最后招标时,当然可以轻易夺标。而为什么会选择这家公司承办呢?里面当然有很多秘密。在北京做项目,政府业务固然也有,但是政府之外还有很多商业机会,相对来说可选择的自由度大很多。
 
东北最大的人才流失,在企业内部。过去五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培养了很多技术骨干,他们本应该成为振兴东北经济的核心力量,但是因为在本地无法发挥特长,很多人才外流,前往其他地区。有长三角的制造业企业,将东北视为自己的人才储备库。认为目前的东北,很像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当时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得益于从乌克兰挖来大量的技术骨干。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很多企业,则瞄准东北那些老的国有企业。
 
作为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典范,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客)在经过改制之后,成为中国北车的控股子公司,盘活优势资产,解决了长期留存的大量问题。也是今年4月李克强视察东北时专门特意关注的企业。薛昊说,长春人喜欢把长客跟长春拖拉机厂放在一个对比,两个都是五十年代建厂,曾在中国享有盛誉,而且也有很成熟的技术。但是后来拖拉机厂最后走向破产。薛昊有亲人曾在长春拖拉机厂工作,他说,很多技术人员之所以离开,是因为这里看不到前途,员工没有心思工作,而管理层则处理员工问题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没有机会发展业务。最后只能走向破产。长春拖拉机厂破产后,长期在吉林长春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转让招标,应者寥寥。毕竟,人才流失之后,就算再有机会,也不可能重创辉煌了。毕竟人才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人才流失不仅影响老国企,对民营企业也是打击。制药行业是黑龙江和吉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新兴行业,不过东北企业究竟是借此找到新的出路,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目前还值得疑问。大庆的福瑞邦生物科技公司,是黑龙江重要的的医药企业之一,他们的副总经理刘云成对《亚洲财经》说,「东北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美国专家先后跟黑龙江省各大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但由于地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流失到北上广,企业与北上广竞争还有一定困难」。所以目前只能「优先考虑家里本地的,或者在北上广工作很长时间希望回家的」。
 
经过人才流失之后,剩下的国企氛围只能更加保守。长春一汽的很多员工几代人都在同一个车间工作;大庆油田,有子弟在外面发展的本来已经很好了,但还是被家人拉回大庆,他们总觉得大庆铁饭碗、有保障。现在尽管国企效益也不好,这一传统依然没有改变。
 
其实,东北的问题现在不止是人才外流,而是整个人口流失。黑龙江省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黑龙江前30年为净迁入,净迁入人口七百余万;后30年为净迁出,净迁出人口为四百余万人。」在辽宁省,除了沈阳、大连这两个大型城市之外,其它大多数城市人口也是负增长。东北每年新增劳动力已经赶不上退休人数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东北人口流失,减少社会福利负担,对于当地整体的社会经济环境或许是好事。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东北不适合那么多人就业,人口就应该转移到适合就业的地方去」。是否如此,可能还要留待观察。
 
自然因素的限制不可无限放大
 
当然,东北经济「塌陷」也有自然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莫过于原材料的衰竭,比如油气、煤炭、铁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这会导致依托于这些资源的城市经济迅速败落。如何扭转局面考验主事者的转型规划。这类自然因素的限制短期内无法解决,而另外的自然因素限制,或许只是一个管理能力的问题。
 
8月初的哈尔滨中央大街,游人如织。中央大街左翼的大安街,众多饭店和商店一家接一家,但现在这里都门可罗雀。因为他们前面的马路被封闭起来,赶工修建。刘师傅告诉记者说,现在修地下停车场,工程队告诉他们要在9月底修完,这个工程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10月之后冬天来了,土冻上以后就不好修了。因为纬度较高,东北的冬天比中国其他地区更寒冷。本来这里并不适宜成为工业中心,但计划经济时代,一切听从中央计划,由于处于靠近苏联、日占时代工业基础好等因素,这里阴差阳错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而现在,则需要忍受东北严寒所带来的成本问题。
 
也有可以在冬天施工的方式,但是成本要增高。而大安街选择了夏天温暖时期街道全封闭状态下抢修,而不是冬天施工。在管理者看来,冬天施工要远比街道全封闭所带来的成本更高。冬天除了无法修建,还有另外一个增加成本的因素,就是冬天的避寒问题。东北工人,一到冬天普遍需要发一笔取暖费。这是为了支付零下二十多度严寒时工作所付的补偿。这笔费用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也算额外支出。但是严寒对于部分行业,比如制药、医疗等等,或许是优势。对于重工业制造,以及需要露天操作的行业,显然严寒是大挑战。东北目前产业与自然的错配,是计划经济时代过于考虑政治因素所造成的管理错误。
 
东北交通方便,但很多交通都是过去五十年所修建,有的甚至更久,是日占时代日本人修建。东北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没有超出伪满洲国时期的规划。目前东北很多交通,依旧是通往某项资源产地,用来运输木材、粮食、煤炭等资源,而本地居民出于生活所需要的交通,却进展缓慢,有的也长期失修。有哈尔滨居民向《亚洲财经》抱怨,因为黑龙江的很多公路是中国公路网上的终端,缺少过路客,只是本地人才会使用,所以国家对于这些公路的维护不愿做太大投入。故而,黑龙江的公路质量普遍不好。
 
作为遥远的边境,距离问题也成为东北发展受限的自然因素之一。这一因素,更麻烦的在于运输成本也随之而上升。福瑞邦生物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刘云成对《亚洲财经》说:「黑龙江省有很多绿色资源,很多开发不出来,一是偏远,人才外流;二是物流,运不出去。」
 
但如果重新考虑市场与自然禀赋的匹配,东北的劣势有时候或许也是优势。正因为东北天高地远,所以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才保留了数量庞大的原始森林,这些森林地区如果能就近发展家具业、食品加工业,向美国中西部的密歇根州看齐,或许可以再创辉煌。而东北过去积累的重工业优势,如果能向工程研究看齐,而不是制造,同样也值得期待。这里关上了一扇门,那里或许可以打开一扇窗。东北最受制约的地方还在于人的因素,体制所塑造的文化因素。
 
振兴东北    计划经济最后的挽歌?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政府目前已经进行了两论的「振兴」计划,但是效果并没有改善,反而更趋恶化。很显然,政府不是万能的,甚至政府本身的扶持本来就是不利于东北市场正常发育的。正因为庞大的央企向东北输血,所以很多东北人对于未来都寄望于政府的政策倾斜。但这真的有效果吗?两轮振兴计划之后,也许还会有第三轮,但不可能永远「输血」。其实,不止东北如此。华北、西部很多区域都有与东北类似的例子。甚至2008年中央推出四万亿救市,本身就是一个规模更大的「输血」计划。
 
输血有效吗?四万亿的各项后果目前正在浮现。天津滨海新区受益于2008年之后的各项投资,目前因化工仓库爆炸,伤亡惨重,数年内经济恐怕无法复原,同时累及整个天津港、环渤海经济带受到影响。各地钢铁、水泥、多晶硅等企业,受到中国式量化宽松刺激之后,大规模扩张,目前深陷产能过剩困局。今天东北众多大型国企,在破产边缘徘徊,如果借助这次领导人对东北的重视,再度获得输血,扩充产能,可能后果比现在破产更差。振兴计划本身就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手段。而计划性太强,又是东北问题的症结所在。死循环如何打破?
 
由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八十年代开始所走的是「三来一补」的出口导向型产业,与东北央企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截然不同。所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东部更广大地区,当前早已经历过了重重的市场洗礼,商业文明日渐成熟,东北的衰落尽管可能会影响北方国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区,但是对中国整体经济,大概不会造成太强烈冲击。不过,如果未来中央主导的「计划性」刺激太多,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有新的麻烦出现。但愿计划经济在东北留下最后的挽歌。
 
原文刊登于《亚洲财经》2015年9月号
话题:



0

推荐

李永峰

李永峰

4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书蠹

文章